匠心傳承
胡志宇 ?長沙城發(fā)商業(yè)管理有限公司
?
我的爺爺是個木匠,如果他還活著的話,到明年就一百歲了。爺爺沒有兄弟姐妹,拜師學(xué)了一門木匠手藝,養(yǎng)活了一大家子人。從我記事起,老家閣樓里就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木材,長長短短,粗粗細(xì)細(xì),帶皮的沒帶皮的,成型的沒成型的,堆滿了一屋子,散發(fā)著木頭的香味。需要做什么器什的時候,總能從里面找出合適的材料,感覺就像一個取之不竭的寶庫。樓下還有一件工具房,里面一個幾米長的工作臺,這個工作臺也是自己制作的,一棵大樹剖開,再加上四條木粗腿,看起來挺粗糙,但是卻非常結(jié)實。房里面還有一個工具箱,約一人高,里面有各式各樣的木工工具,大大小小的錘子,長短不一的刨子,或平或圓的鑿子,結(jié)構(gòu)各異的鋸子等,除了這些,還有各種量具,有鋼卷尺,木直尺,圓規(guī),角尺,還有各種輔材,釘子,合頁,螺絲什么的。
我的爺爺是個木匠。我是家里的長孫,也是爺爺奶奶從小把我?guī)Т蟮?。我小時候爺爺已經(jīng)不怎么做木匠活了。偶爾他干活的時候,我就在他身邊聊天說話,甚至躺在滿地的刨木花上,或者幫忙遞個工具,搬個凳子,慢慢長大了一點還可以幫他拉個鋸,釘個釘什么的。這個時候的爺爺,沒有了平時的嚴(yán)肅和古板,一邊做著木匠活,一邊和我說說話,偶爾也回憶一下過去,唏噓不已。當(dāng)然,最多的時候,還是邊對我進行道德品質(zhì)教育。從舊社會過來的爺爺,有他自己的的一套傳統(tǒng)道德觀念,從言談舉止,待人接物到為人處世,總是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講??赡晟俚奈铱偸遣荒芾斫?,總覺得他太嘮叨,基本都是左耳進右耳出了,甚至還跑去奶奶那里去告狀。這個時候,爺爺就會哼的一聲,背著手自顧自出去溜達(dá)了。
我的爺爺是個木匠。 他總想著把彎彎曲曲的木頭經(jīng)過他的手,變成橫平豎直的可用之材。他讀的書不多,卻總是叮囑我們要多讀書,要成人材,做人不能忘本。小時候讀書,爺爺最是牽掛,放學(xué)回來還要問一問今天學(xué)了什么。我小時候喜歡看書,不過看的都是所謂閑書,傳統(tǒng)章回小說是我的最愛,什么聊齋志異,七俠五義,拍案驚奇,三言兩拍,薛丁山征西等等,看的是如癡如醉。一開始爺爺不清楚,只要看到我在看書,眼睛就笑的咪成了一條縫。后來老師來家里告了幾次狀,就開始了收書,買書,再收再買這樣長期的對峙戰(zhàn)。后來我基本都是晚上睡在被窩里用手電看書了。爺爺對我要求極嚴(yán),他的木匠功夫就體現(xiàn)在他做了一個噩夢般的笤帚,寧鄉(xiāng)話叫牢殺機,專門用來打人,就掛在他臥室的窗臺,一旦犯錯,輕則跪洗衣板,重則笤帚伺候,屁股開花而又不傷筋動骨。
我的爺爺是個木匠。他雖然是個農(nóng)民,卻一輩子都認(rèn)為自己是個手藝人。我記得剛參加工作那會,他總是叮囑我,一定要學(xué)個一技之長。他覺得,人必須的有個一技之長才能不怕沒飯吃,才不會怕餓到。在親戚的印象里,爺爺給人的印象都是很古板,他總說:做人憑良心,昧著良心的事情不能做。加上他是一個老共產(chǎn)黨員,更是對自己,對家人要求嚴(yán)格,甚至有時近乎刻板,家人和親戚朋友有時都不能理解。在他心里,可能只有一個樸素的想法,就是如何讓自己心靈獨享那一片寧靜。
2008年的春節(jié),爺爺離開了我們,享年87歲,也算高壽了。大雪紛飛,冰封千里,湖南這年迎來了百年難遇的冰災(zāi)。那一年,我三十歲,而立之年的我,對于生老病死應(yīng)該有所準(zhǔn)備。但是爺爺?shù)碾x開我悲痛欲絕,跪在地上幾度不能抑制放聲慟哭。待他去世后,我特的打開他的工具柜,這么多年過去了,工具都流離失所的差不多了,摩挲著下的工具,仿佛看到記憶里爺爺還在蹲那里,釘,刨,鑿,鋸,揮灑著汗水。那熟悉的刨木花的香味,那敲敲打打的回聲,跟著那無法割舍的親情在身體內(nèi)流動。
親愛的爺爺,您永遠(yuǎn)的活著我們家人的心中。匠心傳承,您是一個真正的木匠!